2014年6月16日至22日,首屆新結構經濟學和非洲轉型國際會議及國際夏令營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行。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發表歡迎緻辭,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就新結構經濟學的主題發言,來自世界銀行、經合組織、聖母大學、倫敦經濟學院、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二十餘位學者,講授了經濟發展、結構轉型、新結構經濟學、中國在非洲的投資以及中非經濟合作等多個領域的前沿問題和研究方法。來自美洲、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全球108名學員聆聽了講座。
林毅夫教授提出了對發展經濟學進行重新思考的必要性,他從理論層面分析了新結構經濟學産生和存在的基礎,并從工業升級、政府支持、産業政策方面對新結構經濟學的應用展開論述。林毅夫基于成功國家的經驗和對比較優勢理論的理解,提出了一個增長甄别和引導的六步驟理論框架。最後,林毅夫對新結構經濟學的發展及研究前景作了總結性發言,他将新結構經濟學比作能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轉型帶來希望和幫助的一座金礦,并希望發展中國家在發展思路方面作出必要轉變,在現有禀賦上擴展自身比較優勢。
在18日舉行的國際食物政策研讨會上,與會者還就國際食物政策問題進行了發言讨論。19日至22日的夏令營期間,各國學員就各國産業發展和結構轉型問題進行了學術交流。21日,全體夏令營學員在張曉波教授的帶領下對河北白溝國家級箱包生産基地的集聚經濟、電子商務、政府政策等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實地調研,為學員将來的研究積累了第一手資料。符大海老師參會期間與各國學者進行了良好的學術溝通,建立了學術聯系,并就“融資約束是否制約了外資溢出效應?”問題進行了學術彙報,獲得與會學者和學員的點評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