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鄉村振興

    當前位置: 首頁 > 助力鄉村振興 > 正文

    鄉村調研|追尋奮鬥足迹,凝聚愛國情懷——伟德平台怎么样鄉村振興調研團隊赴十三陵水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

    【 發布日期:2024-07-18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創造積累的先進文化,蘊含着指引我們黨和人民增強信仰、信念、信心,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7月17日,伟德平台怎么样鄉村振興調研團隊赴北京昌平區十三陵水庫參觀調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用好紅色資源、赓續紅色血脈的重要論述,傳承“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十三陵水庫建庫精神,】

    為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弘揚革命文化和首都紅色文化,發揚黨的偉大革命精神。7月17日上午,在北京七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組織下,伟德平台怎么样馬光明副教授帶領本院鄉村振興調研團隊全體隊員赴十三陵水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學習調研。

    調研團隊在毛澤東題詞的“十三陵水庫”石碑前合影留念

    據了解,十三陵水庫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是北運河水系溫榆河北支東沙河上的一座中型水庫。水庫建設始于1958年1月21日,同年6月30日竣工,總庫容達7450萬立方米。建設過程中,共有約40萬軍民參與了工地的義務勞動,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曾多次親自到工地參與建設。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中國共産黨與群衆齊心協力,在嚴寒和酷暑中艱苦工作,與時間賽跑,與洪水争先,最終僅用了160天便将原本預計工期在兩年左右的十三陵水庫建設完成,書寫了中國水利工程建設史上的奇迹,鑄就了“自立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偉大建庫精神。

    調研團隊參觀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為進一步感悟十三陵水庫建庫精神和新時代水庫精神,在十三陵水庫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大家依次參觀了十三陵水庫大壩、水庫展覽館以及紀念碑。在展覽館内,師生們心懷敬意,逐一觀看當年首都愛國群衆和國際友人克服重重困難險阻建設十三陵水庫的照片、視頻、實物等展品資料。通過講解員的講述,調研團隊深入了解了水庫建設過程中湧現出的如單臂英雄李士喜、“九蘭組”等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偉大事迹,對十三陵水庫四十萬軍民,一百六十天日夜奮鬥的建設曆程有了更為直觀和深入的認識,切身體會到了那段峥嵘歲月的艱辛與輝煌,深刻領悟到十三陵水庫的建庫精神。

    十三陵水庫紀念碑

    此次參觀調研,是一次紅色精神文化的探索與學習之旅,更是一次愛國主義的洗禮與傳承之旅。十三陵水庫“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建庫精神并非過時的口号,而是曆久彌新的精神财富,它鼓舞着一代代建設者艱苦奮鬥、砥砺前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調研隊員們将以十三陵水庫的建庫精神為指引,開展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錘煉高尚品格,激發愛國情懷,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鬥志在鄉村振興中貢獻青春力量,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書寫青春華章!

    撰稿:魏榮漢 駱金苗

    攝影:王超群 魏榮漢

    一審:馬光明

    二審:闫倩楠

    終審:段玉婉

    版權所有 伟德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       地點: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區學院13号樓        郵編:102206 電話:61776210、61776220

    Baidu
    sogou